渐构(Modevol) Project

断墨寻径

渐构-世界模型

生命在预测

  • 生命可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,然后通过预测的结果,改变自身的状态。

  • 非生命只能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剧烈变化而不能做出改变

  • 只要我们清醒着,大脑就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预测。

  • 预测信息的能力是生命存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根基。

  • 大脑常常会混淆大脑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的事情

基于经验的预测

  • 经验预测

    • 假设当未来出现与过去相同的前因时,也会出现相同的后果

    • 经验预测:保存过去的经验,在原封不动地重现经验,来预测信息

    • 经验预测地前提是弄个够重现要预测地情况

    • 若要提升经验预测地能力,需要见到更多地经验来记忆,像小孩子一样,凡事都要尝试一下

  • 经验的获取都是有代价的

  • 经验预测只能预测已知,不能预测未知,只能预测曾经记忆过的情况,无法预测从未见过的情况

模型的预测

  • 面对情况无限的问题,经验预测注定失败,有限的记忆无法穷尽无限的情况

  • 预测从未见过的新情况才是生命时时刻刻都需要解决的问题

  • 抽象归纳

    • 从众多事物中,抽取共有特征,剔除非共有特征后,创造概念的行为叫做抽象

    • 表征:事物的表现特征

    • 两类信息之间,在不同情况中,所共有的关系叫做模式(Pattern)或规律。

    • 找出两类信息之间,在多个情况中,所共有的关系(规律)的行为」也叫做「归纳。

  • 模型思维

    • 用抽象概念对现实进行简化形成的现实世界的替代品叫模型

    • 模型将针对一个具体情况的思维转变成针对所有偷垒情况的思维

    • 模型将任意多的经验转化成共有的关系,用于对日后的预测,从而实现以有限对抗无限。

    • 一个压缩了所有旧经验的模型,可以更高效地用经验来与观测信息。

    • 利用模型对众多经验进行压缩的前提,是归纳出的关系(模型)能同时被全部旧经验所共有。

  • 泛化能力

    • 能预测全部旧经验的模型,并不意味着就能预测未见过的新情况。

    • 当使用由全部旧经验所归纳得到的模型来预测任意未见情况时,本身就暗含着一个对该模型的假设,即由全部旧经验所共有的该模型,同样被任意未见情况所共有。

    • 模型仅被旧经验所满足,不被任意未见情况所满足的特点称为模型的泛化不足。

    • 模型的归纳不足和模型的泛化不足统称为模型的以偏概全。

    • 值得传承的可泛化的模型也叫做知识。

记忆与学习

  • 记忆:获取重现已见情况能力的行为

  • 学习:获取预测未见情况能力的行为

    • 学习的衡量标准是已建模型的普遍性程度
  •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

    • 直接经验由实践产生,并进行抽象总结,但需要更多的进行记忆,直接经验的获取常常要付出代价。

    • 间接经验由接受其它个体的抽象经验获取,不需要进行抽象,方便记忆,但缺少直接经验导致经验难以进行迭代。

  • 验证手段混淆

    • 学生用「记忆成果的验证手段」来验证「学习成果」,也就是根据「自己能否回忆起学习过的内容」来判断「自己是否学会了」。

    • 记忆和学习是两种不同的行为,记忆的成果是「能回忆旧情况」,而学习的成果是「能预测新情况」,「学会了」不意味着「能回忆学习材料」,「记住了」也不意味着「能解决新问题」。

  • 两种学生

    • E(Exhausted)类学生:很努力成绩却不好的学生

      • 「E 类学生」往往是那些从小就听话的“乖学生”。在低年级时,他们发现努力背书可以获得好成绩和称赞,让他们形成了“学习就是背书”、“好好学习就是好好背书”、“成绩不好就是背得不熟”的认识。

      • 到了高年级,他们仍然期望用更努力的背书,来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多的称赞,却发现成绩越来越难维持,并呈下滑趋势,于是便加倍努力地背书来提高,结果却达不到自己的期望。他们无法理解,为什么低年级常拿满分的自己,现在却成绩下滑,更无法理解,为什么班里有的同学不努力却能考得比自己好,渐渐将这些现象归因于自己的“天赋不足”。

      • 倘若老师在这些学生考砸时表现出同情,则更容易强化他们对自己“天赋不足”的想法,因为老师的同情会透露出“自己的成绩是不可控的,并非努力就能提升”的信号。他们也会试图改变老师对自己“勤奋却不聪明”的看法,但由于他们改变的方式,是更努力的机械记忆,常以失败告终,最终“认命”。

      • 「E 类学生」往往需要明确的定义才能“学习”,如果教科书上只有例子,没有总结性句子,他们就会因为不知道该记忆什么而感到“使不上力”。

      • 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“圈划重点”,没有指出要记忆哪些内容,一些找不到记忆对象的「E 类学生」,甚至会把老师说的整段话都记下来,这也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往往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,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记笔记上。由于他们还会根据「自己能否回忆起学习过的内容」来验证「自己是否学会了」,所以他们可以流利背出公式,可一到考试却无法解决问题。正是这一系列由机械记忆所导致的低效学习,才让「E 类学生」给人们一种“勤奋却不聪明”的印象。

    • T(Talented)类学生:不努力成绩却不差的学生

      • 「T 类学生」往往是那些从小就调皮的“坏学生”。在低年级时,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玩耍上,常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贪玩,所以他们也知道应该看书,可就是提不起兴趣,总忍不住想玩。然而他们却发现,没看书的自己,居然还能考个十几名,尤其数学成绩很好。老师也常常评价他们“很聪明,就是贪玩”,可这对他们而言其实是一种称赞,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,他们因此会想要获取更多的称赞,但获取的方法不是好好背书,而是「解出难题来证明自己的聪明」,所以平时上课,他们可能不记笔记、上课溜号、甚至抄作业,但只要一出现“难题”,他们一定会花费时间尽全力解出,来证明自己的聪明。

      • 这种“歪打正着”的行为,恰恰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,用经验(练习题),建构出了可泛化的知识。但对于学习的认识,他们和「E 类学生」一样,也认为“学习就是背书”,所以花费在解题上的时间和努力并不被他们视为学习,这也是为什么当「E 类学生」问他们“每天学习多久”时,他们往往回答“我不学习”或是“只有上课听讲而已”。不过,有时他们也会刻意隐瞒自己努力的痕迹,因为他们想要获得的称赞是“聪明”,而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好成绩并不能证明自己的“聪明”。

      • 「T 类学生」并不需要明确的定义才能学习,而是直接做题,他们也不喜欢看定义,往往也看不懂。虽然没看或是看不懂教科书上的定义,但他们很擅长归纳,可以从多道题中,归纳出自己的理解,而这个理解和教科书上的定义往往也差不多,所以当老师让「T 类学生」背教科书定义时,他们背不出,但考试时,却又能解出题来。

      • 很多「T 类学生」也讨厌记忆,尤其讨厌没有规律的内容,因为这种内容对他们来说难以归纳且会很快遗忘。他们还会抵触一些人为规定的知识,比如英语的不规则动词。由于「T 类学生」没有机械记忆的误区,花费在学习上的所有时间都属于「有意义学习」,他们的效率会非常高,所以才给人们一种“聪明却不勤奋”的印象。

      • 然而,由于他们也认为“学习就是背书”,认为“自己的成绩不是学习获得的,而是天赋赐予的”,所以当他们想要成为“既聪明又勤奋”的学生时,就很容易抛弃自己原有的「有意义学习」习惯,转向纯粹的记忆与背诵,陷入了与「E 类学生」一样的「无意义学习」误区中,这样努力的结果就是,他们的部分文科成绩会提升,可理科成绩不变,甚至有所下降,而这会导致他们陷入困惑,觉得还不如不努力,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聪明,而为了消除这种自我怀疑,他们会给自己刻意制造障碍,躲回了原来的贪玩状态,活在“自己只是没拿出真本事,倘若全力以赴,成功根本不在话下”的想象中,因为「没学习而考得不好」并不能证明自己“不聪明”。

      • 然而,当他们离开校园,不得不全力以赴的时候,“自己拿出真本事就能成功”的幻象便会被打破,很容易让「T 类学生」也形成「习得性无助」。

渐构-群组
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  • Copyrights © 2017-2022 Ink East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